发布日期:2024-10-16 08:35 点击次数:104

乘务员在匡助采山客上车。 徐 率摄
秋日的大兴安岭,天蓝岭绿,林海晃动,由大兴安岭地区加格达奇区开往漠河市古莲镇的6245/6246次公益性慢火车正在穿行……
开行48年来,列车累计发送搭客近百万东谈主次,不仅是当地民众生存的蹙迫交通风景,如故采山客插足大兴安岭深处最方便的客运列车之一。
9月底的一天,记者侍从老乡们沿路踏上了这趟“采山专列”。
朝晨8点10分,“采山专列”缓缓驶出加格达奇站。车厢里坐满背着竹篓、戴着遮阳帽的采山客。时隔一年,来自贵州的陈卫明和爱东谈主再次踏上这趟专列,开启了本年的采山之旅。
“20年前的秋天,我和同乡踏上了这趟开往林区的火车。其时的列车长别传咱们是来采山的外地东谈主,不仅维护关系了租住的农家院,还请当地东谈主为咱们上山引路。”陈卫明回忆起第一次采山的阅历。
暑往寒来,陈卫远瞩证着“采山专列”的变化。“畴前这趟车是烧煤取暖,车厢里飘着煤灰,况且四处通风,巨匠上车齐得裹紧外衣。3年前升级为空调车,不仅干净暖热,还加多了卧铺。”
关于在这趟列车上责任了10年的列车长于占武来说,像陈卫明老婆这么的老一又友有好多。“跟好多长年来的采山客成了好一又友,看着他们的生存越来越好,真让东谈主应允。”
如今,跟着“采山专列”等铁路基础顺次渐渐完善,林区经济也在悄然转型。不仅大兴安岭地区新林区、塔河县等地的“采摘—收购—加工—销售”产业链愈加完满,一些当地农民和采山客还协作开办了训导园、加工场,通过头车向外输送簇新山货。
“这蓝莓看着真簇新,咋卖的?”“这树莓还沾着露水哩!给我来两斤!”……走进4号车厢,鲜果在采山客的柳条筐里堆成了小山,乘客们围在沿路选购,相同传出扫码付款的声息。
“近几年外地采山客越来越多,咱们就径直张罗了这个‘山货超市’。”于占武说,“这么既帮他们省了技巧,还多了一条销售渠谈。”
穿过“山货超市”,两节车厢之间堆满了背筐、采摘桶和用来援手爬树的“脚扎子”。“采山客们带的装备体积比拟大,咱们在车厢相接处开发了农林物质存放处。”乘务员刘利军向记者展示了背筐上绑着的号码牌,采山客转折车时不错凭一式两份的号码牌寄存和提真金不怕火。
在车厢相接处,记者按捺到墙上的二维码和招工信息表。“咱们组建了职业群,供采山客和腹地商户疏通采购信息。乘务员轮休时,也会到隔邻市集了解情况,将用工信息整理后张贴出来。”于占武说,“采山客们很祸患,思为他们提供更多便利。”
继续往前走,就来到了正在进行户外安全常识讲座的5号车厢,乘务员赵忠军正在给采山客们西宾户外安全按捺事项。“采蘑菇时要拿个树枝,往草丛里扒拉扒拉,幸免危境”“要时常彼此喊一喊,不行只顾垂头干活,免得戎行走散”……
列车行将插足新林站,几个采山客收了摊,准备继续上山,乘务员金赤军拿来铁丝和编织袋帮着一同打包。“咱们的便民箱除了有充电宝、数据线、手电筒等物件,还配有编织袋、铁丝和手握弹簧秤等。”于占武说,“采山客往往是采结束这一派,就买上两块钱的车票到下一站接着采,是以列车上就常备着这些采山的必需品。”
除了“采山专列”这个称番外,这趟列车还有一个昵称——“小渐渐”。因为它单程开动492公里,却需要用时11个小时。“列车要经停塔河、绣峰、盘古、漠河等车站和乘降点(所),站停多,会让多,才拉慢了速率。”于占武说。
列车泊岸在了碧州站。奇怪的是,这里并莫得站台和站牌,车下只好又名等候的采山客。乘务员熟谙地将他拉上车后,列车又缓缓响起了“咣当咣当”声。
“这里附进住户少,仅仅个乘降点,像这么的乘降点(所)沿线一共有6个。”于占武先容,“舆图上找不到名字的乘降点,列车也会泊岸。采山客采一天的山货得有六七十斤,背起来很重。开发这些乘降点,即是为了让他们更方便。”
列车前边又是一个乘降点——翠岗站。一位老东谈主看到火车刹车,才缓缓起身拿起地上的塑料桶,于占武一眼就认出他。本年依然64岁的姚坤,家里有5亩树莓田,每天背着六七桶树莓从翠岗站上车,去塔河县售卖……
夕阳西下,斜阳将连绵横亘的群山涂成金黄色,列车鬈曲着向密林深处驶去……蓝莓采摘期事后,即是红松塔采摘期,一茬茬采山客坐着专列,走上致富之路。
《 东谈主民日报 》( 2024年10月11日 07 版)
上一篇:秋收过半 沃野飘香(新期间画卷)
下一篇:擦亮品牌 助力增收